湘乡市:产业扶持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

湖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办网站 www.hnsfpb.gov.cn 时间:2018年07月20 【字体:

  听到竹木加工机器转动的声音,64岁的邹金鹤心里就充满了希望。湘乡市和谐村通过“支部(村委)+公司+贫困户”的模式,让贫困户在家里加工竹伞伞骨,足不出户就有钱进账。今年3月中旬加盟以来,邹金鹤每天都能接到现钱,最多的一天赚了101元。

  近年来,湘乡市坚持政府主导,坚持因地制宜,坚持效益优先,走出一条通过产业扶贫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的路子。到了今年,这三个“坚持”的效应日渐显现,有不少贫困村和贫困户因此改变了面貌。

  构建“零风险”产业扶贫模式

  荆峰莉竹木加工有限公司是和谐村的一家民营企业,在驻村帮助队的动员下,公司负责人谢纪平今年决定把竹伞伞骨的半成品交由贫困户加工。为了提高贫困户的参与积极性,和谐村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两台机械设备和技术培训,从而形成了“支部(村委)+公司+贫困户”的“零风险”产业扶贫模式。贫困户每加工一把伞骨,公司支付0.5元的加工费,村上再额外奖励0.1元。

  和谐村11组的邹金鹤是第一批加盟的贫困户。遭遇几次变故后,家里只剩她和正在读高中的孙女相依为命。窘迫的生活曾让她一度陷入绝望。如今,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她每天清晨到公司领回伞骨半成品,在家里加工后送回去结算,月底再到村上领补贴。“以前是生活没有着落,过得没滋没味;现在靠双手打拼,钱包鼓了心里也亮堂了。”邹金鹤告诉我们,最少的一天,她也有40多元的收入,她和孙女的日常开销足够了。

  截至6月底,和谐村已有35户贫困户加盟。6月份的台账显示,平均每户加工竹伞骨3000余把,平均收入2000余元,其中最多的一户加工了4700把,收入达2820元。此外,荆峰莉竹木加工有限公司预计每年可消耗新鲜楠竹近5000吨,按450元每吨的价格计算,可为当地群众增收200余万元,同时该公司还安排当地20多名村民就业。

  坚持因地制宜,发挥主体带动作用。近三年来,湘乡市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选择效益好、见效快、覆盖面广、能带动贫困农户致富的优势产业,通过土地流转、订单收购、农产品营销、社会化服务、代种代养等方式,建立龙头企业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紧密联系的利益联结机制,让贫困户参与、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。

  2017年,该市建立产业扶贫利益联结的新型经营主体216家,带动贫困人口38405人,人均增收2000元。

  持续加强扶贫产业扶持力度

  在湘乡市东郊乡永丰村,贫困户陈继武每天放羊、喂鸡,忙得团团转,但干劲十足一点都不觉得累。2016年,作为第一批易地搬迁户,他家从山沟里的危房搬到公路边的新房;2017年,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,建了羊舍和鸡棚。“儿子儿媳在外打工,我和老伴搞家庭养殖。”陈继武说,现在家里养了18只羊和60多只鸡,单靠养殖业今年也有近万元的收入。

  永丰村有83户贫困户,目前靠发展养殖业自主创业的有18户。坚持效益优先,巩固产业脱贫效能。2017年,湘乡市安排产业扶贫专项资金800万元,对129家带动效益明显的经营主体和818户自主创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奖励。今年,湘乡市又加大扶贫产业扶持力度,新增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,对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应扶尽扶。

  此外,坚持政府主导,发挥产业扶贫效能。近年来,湘乡市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,想方设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。2017年,该市产业发展总投入16940万元,其中争取各级财政投入4394万元,招商引资1300万元,小额贷款5403万元,社会投入7143万元。今年仍将持续投入,以农业增效、贫困户增收为核心,大力发展扶贫产业,确保贫困户今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,并对80%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技能和素质培训,增强脱贫内生动力。

  《湘乡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(2018-2020年)》表明,今年计划减贫11409人,2019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2020年解决临时性返贫人口脱贫问题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而要实现以上目标,抓好产业扶贫依然是关键。湘乡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按照‘四跟四走’产业扶贫思路,紧紧围绕三个‘坚持’,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生产和务工实现增收脱贫。”(文/肖江红 肖亮)